借名登記常見於家人、親戚與朋友之間,基於各種原因,不少人會將自己的股票、不動產登記在他人名下,但隨著時間推移,彼此關係若出現裂痕,往往會出現不少紛爭。
尤其是,許多父母為了節稅、隱匿資產、優惠貸款等原因,將自己的股票、不動產登記在子女名下,或是以子女名義申請銀行貸款興建房子,但相關財產仍由當事人管理、使用或處分,並未有贈與或是想要分配財產的實際意思,但是事隔多年後,或因為出名人的經濟、婚姻狀況發生變化,又或因為當事人年老記憶退化,子女為了爭產而有私心,導致雙方就借名登記的資產歸屬,必須走上法院彼此對峙。
而父母在訴訟上,往往因為年邁、資產又已登記在子女名下,雙方財力已有落差,加上父母過往必定十分信賴子女,才會借用其名義登記,一旦發生爭議,父母經常猝不及防,相對於一般朋友間借名登記,父母在證據保全跟情感上,明顯更會居於弱勢地位,現實會衍生出各種複雜狀況,令人不勝唏噓者,不在少見。
處理過相當多借名登記案件的律師江政峰指出:「父母使用成年子女的名義登記資產的情形,實務上是多不勝數。而子女在尚無資力購置資產時,都不會拒絕當出名人,但是當任一方身體、家庭、經濟狀況有變化時,常見子女會矢口否認,因而衍生親子間的借名登記糾紛。」
實務上就有兒女因爭產私心,藉著家人共住一處、了解父母身體與作息取走父母手上的證據;或可能趁父母疏於防範,心軟不願口頭爭辯,而以誘導方式事後片面對話錄音;也有人藉取用父母手機之便,刪除有關借名登記的對話紀錄,導致父母們不僅要不回資產,事後還可能被家暴、趕出住所,健康、財產與感情均飽受傷害。
江政峰坦言:「一般來說,借名登記除了得面臨財產無法取回的風險,把股票、不動產登記到他人名下,對方也可能會隱瞞實情、私自處分借名財產,建議當大家除了事後透過訴訟爭取權益,事前或事後一定要做一些動作自保。」
到底借名登記前要注意什麼?事前如何避免爭議?第一,事前簽合約或請親朋好友做見證人,儘管是家人也要有契約。江政峰表示:「家人與朋友基於彼此的情誼,通常不會簽立書面契約,但事後若發生糾紛,基於信任的結果卻反而增加舉證的困難。而借名登記通常發生在親人之間,知悉者也經常都是兩方的親戚友人,該等證詞在正常經驗及論理法則下,如果跟客觀證據都能夠互相勾稽對照,法院通常也會採酌證人說的話藉以釐清認定事實。因此若是有多位證人能夠證明借名登記存在,這對於實際所有權人權益會有一定程度的保障。」
第二,保存能證明自己是實質所有人的相關資料,如:出資匯款紀錄、借名人自己的所得資料、出名人當時出借名義時的所得、所有權狀等財產資料、借名人繳納貸款紀錄、有利之對話紀錄、借名人實際居住管理的狀況、電子郵件、繳稅、使用收益證明,另外像是相關家族證人對話、證人錄音等,也都可能會是有利的證據;最後,若是情況允許,透過辦理預告或信託登記,也是保障自身權益的方法之一。
註:此文為本所江政峰律師有關新聞報導,引自鏡周刊2022年05月20日同名文章(網址:https://reurl.cc/pZkjde)
Comentários